澳門多祿溙拍賣有限公司自 2018 年成立以來,憑藉對特色藏品的精准挖掘與專業化運作,湧現出眾多備受業界矚目的成交案例。這些案例不僅覆蓋嶺南書畫、海外回流古董、古玉、珠寶鐘錶等多個核心領域,更體現了其「差異化定位」與「小而精」的拍賣特色,成為多祿溙在市場中異軍突起的重要見證。以下挑選數個具有代表性的成交案例,從藏品背景、拍賣過程與市場意義三個維度展開解析。
一、嶺南書畫類:趙少昂《雄雞圖》—— 地域文化藏品的價值回歸

(一)藏品背景
在 2022 年多祿溙「嶺南華章」專場拍賣中,趙少昂《雄雞圖》 可謂當場的「明星拍品」。趙少昂作為嶺南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,擅長以寫意手法表現禽鳥、花卉,筆法蒼勁靈動,色彩鮮明而不失雅緻,其作品向來是嶺南地區藏家追捧的對象。這件《雄雞圖》創作於 1948 年,為紙本設色立軸,縱 138 厘米、橫 68 厘米,畫面中一隻雄雞昂首挺立於石頭之上,旁邊配以菊花、竹葉,寓意「吉祥富貴、高潔不屈」。藏品來源清晰,原藏於澳門資深私人藏家手中,並附有趙少昂弟子的鑒定題跋,確保了真偽與傳承的可靠性。
(二)拍賣過程
該拍品的估價為 120 萬 – 150 萬澳門元,開拍前便吸引了眾多粵港澳地區的藏家關注,預展期間參觀人次超過 300,線上諮詢量達 200 餘次。拍賣當日,現場競價氛圍激烈,從 120 萬澳門元起拍後,僅 5 分鐘內便有 15 位藏家相繼舉牌,價格迅速攀升至 160 萬澳門元;此後,兩位廣東藏家展開持久競爭,最終以186 萬澳門元落槌,加上佣金後總成交額達 214 萬澳門元,超出最高估價 24%。
二、海外回流古董類:清代嘉慶廣彩人物紋瓷瓶 —— 跨地域藏品的流通典範

(一)藏品背景
2023 年多祿溙「海外回流古董珍玩」專場中,一件清代嘉慶年間廣彩人物紋瓷瓶的成交頗具代表性。廣彩瓷又稱「廣州彩瓷」,是清代廣州地區特供海外市場的釉上彩瓷,以色彩絢麗、紋飾繁複著稱,向來是海外華人藏家喜愛的品類。這件瓷瓶高 42 厘米,口徑 15 厘米,器型為典型的「賞瓶」,瓶身繪有「郭子儀慶壽」圖案,人物形象生動,衣袍色彩鮮艷,底款為「大清嘉慶年製」青花篆書款。藏品來源於法國巴黎私人收藏家,1980 年代由其祖父從中國廣州購得,後攜至法國收藏,並附有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前館長的鑒定報告,傳承鏈條完整。
(二)拍賣過程
該拍品的估價為 60 萬 – 80 萬澳門元,因「廣彩瓷 + 海外回流」的雙重屬性,吸引了來自東南亞、歐洲及中國內地的藏家參與競價。拍賣開始後,線上與現場藏家同步舉牌,價格從 60 萬澳門元快速上漲至 85 萬澳門元;隨後,一位馬來西亞華人藏家與一位澳門藏家展開競爭,最終以92 萬澳門元落槌,總成交額達 106 萬澳門元,超出最高估價 15%。
三、古玉類:清代中期青白玉子料瑞獸 —— 中小藏家市場的精准把握

(一)藏品背景
在 2024 年多祿溙「古玉雅集」專場中,清代中期青白玉子料瑞獸的成交頗具「黑馬」氣質。這件瑞獸玉雕長 10 厘米、高 6 厘米,採用新疆和田青白玉子料雕琢而成,質地細潤油潤,帶有自然的棗紅色皮色,屬於「一子一器」的精品。瑞獸呈臥姿,雙目圓睜,鬃毛以陰刻線細密表現,軀體線條流暢,符合清代中期玉雕「圓潤飽滿」的風格特徵。藏品來源於香港私人藏家,無明顯損傷與修補,品相完好。
(二)拍賣過程
該拍品的估價為 28 萬 – 40 萬澳門元,定位於中高端中小藏家市場,開拍後便有多位藏家參與競價。從 28 萬澳門元起拍後,價格以每次 5 萬澳門元的幅度遞增,10 分鐘內突破 60 萬澳門元;此後,兩位香港藏家持續競價,最終以76 萬澳門元落槌,總成交額達 87.4 萬澳門元,超出最高估價 90%,成為當場成交溢價率最高的拍品之一。
(三)市場意義
這一案例凸顯了多祿溙「小而精」拍賣模式的優勢。不同於大型拍賣行主打「戰漢古玉」「宮廷玉器」等高價拍品,多祿溙聚焦「明清中小件古玉」,既降低了收藏門檻,又保證了藏品的品質與稀缺性。這件青白玉瑞獸的高溢價成交,證明中小藏家對「品相完好、來源清晰」的古玉需求旺盛,而多祿溙通過精准把握這一市場需求,成功積累了穩定的客戶群體,也推動了中低端古玉市場的活躍。
全球藏品徵集進行中
諮詢電話+852 46400204黄生
WhatsApp:+852 46400204
LINE:852 46400204
buic08320@gmail.com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