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分类

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以 2.8124 億港元成交

雞缸杯,作為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翹楚,尤以明代成化年間的鬥彩雞缸杯最為聞名,向來是藝術品市場的「明星拍品」。其杯形小巧玲瓏,外壁繪有雌雄雞與雛雞相伴的場景,搭配牡丹、蘭草等紋飾,色彩艷麗柔和,工藝極為精湛,因數量稀少、文化價值高,歷來是藏家競逐的對象。​

從拍賣市場來看,雞缸杯的成交價格屢創新高,遠超「500 萬」這一數額。例如,2014 年 4 月,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,一件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以 2.8124 億港元(約合人民幣 2.2 億元)成交,轟動全球藝術品市場,這一價格也成為迄今為止雞缸杯拍賣的最高紀錄之一。即便是非成化年間的雞缸杯,或是品相近代、清代仿製的雞缸杯,在市場上的成交價格也多數突破千萬元,部分精品甚至達到數千萬元。

雞缸杯的收藏價值跟行情

雞缸杯是明代成化年間景德鎮官窯燒制的鬥彩瓷杯,因杯身繪有母雞帶小雞的圖案而得名,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稀世珍品,其收藏價值與市場行情長期處於頂級水平。

一、雞缸杯的收藏價值核心

雞缸杯的高價值並非單純源於「老物件」屬性,而是由稀缺性、工藝水平、文化底蘊三重核心因素決定:

  1. 極度稀缺:成化官窯本就因燒制標準嚴苛、成品率低而數量稀少,雞缸杯作為其中的精華品類,流傳至今的完整器更為罕見。目前全球公認的成化雞缸杯僅有十餘件,其中大部分藏於故宮博物院、台北故宮博物院等公立機構,民間流通的極少,「物以稀為貴」的規律在此體現到極致。
  2. 工藝巔峰:成化年間的鬥彩工藝達到古代陶瓷史上的巔峰。雞缸杯先以青花勾勒圖案輪廓,入窯燒制後,再以紅、黃、綠等彩料填色,二次入窯低溫烘烤,最終呈現出色彩明快、層次分明的效果。杯身圖案中,母雞的羽毛、小雞的憨態均繪製得細膩生動,體現了當時頂級工匠的技藝,後世雖多次仿燒(如清代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年間),但工藝細節與韻味均難及原作。
  3. 文化與歷史屬性:雞缸杯不僅是工藝品,更承載了明代中葉的社會文化與皇室審美。相傳成化皇帝朱見深為寵妃萬貴妃專門訂製此杯,杯身的「雞」圖案還暗含「吉祥」「子孫延綿」的寓意,兼具皇室御用屬性與民俗文化內涵,使其成為連接歷史、皇室與民間的重要文化載體,進一步提升了收藏價值
斷定/款識明代
Ming Dynasty
規格
Specifications
口径:9.1cm 底径:3.1cm 高:4.3cm
MD:9.1cm BD:3.1cm H:4.3cm
數量
Number
2件
2pcs
起拍價
Starting price
3600000(HKD)
拍賣時間/地點
Auction time/place
2018 HK Spring Auction

此杯敞口微撇,口下渐敛,斜壁鎏金,平底,卧足。瓷胎雪白细腻,薄轻透体。白釉柔和莹润,杯壁饰图与体型相配,疏郎浑然有致。图饰子鸡两群,一派初春景象,施彩于浓淡之间,素雅、鲜丽兼而有之,整个画面神采奕奕,尽写生之趣,收藏价值极高,值得收藏!

二、雞缸杯的市場行情

雞缸杯的市場行情長期穩定上漲,且因流通量極少,每次出現在拍賣市場都會引發轟動,成交價屢創新高,具體可從近年關鍵拍賣案例與市場趨勢看出:

  1. 標桿性拍賣案例
    • 2014 年 4 月,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,一件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.8124 億港元成交,買家為收藏家劉益謙,這一價格不僅刷新了中國陶瓷拍賣的紀錄,也讓雞缸杯的市場地位達到新高度。
    • 在此之前,1980 年澳门多禄溙曾拍賣一件成化雞缸杯,成交價為 528 萬港元;1999 年同一家拍賣行再次拍賣同款雞缸杯,成交價躍升至 2917 萬港元,二十年間漲幅超 5 倍,可見其價格長期上漲趨勢。
斷定/款識Years大明成化年製QING DYNASTY
規格SpecificationD:8.2cm
數量Number1件1pc
預估價Estimated priceEUR 200,000-300,000
拍賣時間/場次Auction time/location2024 AUTUMN AUCTIONS

成化禦窯尤以鬥彩雞缸杯冠絕古今,於「明末已貴重如此」。《萬曆野獲編》中曾載:「至於窯器,最貴成化,次則宣德。杯盞之屬,初不過數金,頃來京師,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,為吐舌不能下。」至明崇禎八年(1635)所刊《帝京景物略》有:「其最者鬥雞可口,謂之雞缸。神廟、光宗,尚前窯器,成杯一雙,值十萬錢矣。成、宣杯,俱非所貴。」至清代不僅延續明人觀點,更贊其「價在宋瓷上」(《陶說》「按成窯以五彩為最,酒杯以雞缸為最。神宗尚食禦前,成杯一雙,值錢十萬。」;同書《高江村集·鈞窯瓶歌注》:「成窯雞缸、寶燒碗 、朱砂盤最為精緻,價在宋瓷上。」)

曠世名品雞缸杯,自為夢寐屐藏之珍罕佳器,清康、雍、乾三朝皆以仿燒為能,然以雍正所製,最為上品。雍正時期仿成窯雞缸杯,可以雍正五年為分隔,此時的禦窯燒造,尚處於安尚義父子掌控之下,延續康熙舊例,仍以神肖而形似仿燒成窯名品,且多落「大明成化年製」寄託款。此一時期「所做活計俱系御用之物」(《清檔》雍正元年七月二十九日),安窯所燒造瓷器仍以「報效」為名,呈送皇室。

但隨著雍正四年(1726),皇帝下旨照康熙年例複燒御用瓷器,並派遣內務府總管大臣年希堯任職淮安關監督,兼管燒造磁器處事宜,安氏父子所仿燒的前朝款識禦瓷被雍正所飭禁。先是雍正四年,九月二十二日「郎中海望持出高足宣窯碗一件(口上破紋)」奉旨「著交與年希堯照樣燒些,其碗內款落大清雍正年製,欽此。」拉開仿明禦瓷需落本朝年款之序幕,次年三月初九日,內務府總管、淮安關監督年希堯奏摺稱:「……再者,馬士弘燒造酒圓俱書寫成化年號,臣遵俞旨傳喚馬士弘嚴行申飭。據馬士弘口稱,原系愚昧無知,惟有惶懼叩頭,自行認罪。其景德鎮燒造磁器俱不許書寫明朝宣德、成化年號字款。臣去歲到淮之後,即遵將旨意行知江南總督、江西巡撫各衙門欽遵奉行。」其後御用瓷器監燒,由年希堯、趙元等內務府官員接手,並取代安氏父子。也由此,以雍正時期的藝術技法重塑明代禦窯風格,除特例傳燒外,仿明式諸瓷皆改書雍正本朝年款。

此雍正仿燒雞缸杯,承襲明十五世紀成化意趣,刻意仿效明初繪畫特色,造型簡約端莊。外壁以鬥彩繪飾洞石花卉間隔,一面雄雞與雌雞相對,雌雞似正欲啄食,三只小雞圍繞在周圍;另一面雌雞亦俯首啄食,雄雞回首相望,小雞環繞周圍玩耍。雙雞翎毛細如發絲,勾勒清晰可見,情態可愛傳神,神采奕奕,盡得寫生之趣。洞石玲瓏,兩旁薔薇橫欹而出,盈盈展姿,花妍香逸。

諮詢電話+852 46400204黄生

WhatsApp:+852 46400204
LINE:852 46400204
WeChat +hjylqt520

buic08320@gmail.com

股票
显示评论 (0)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