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中國瓷器,腦海中第一出現的便是青花瓷。
青花瓷器的出現,是中國瓷器史上從白瓷向彩瓷發展階段中的一個重要標誌。
它是釉下彩最成功的代表,是中國最負盛名的「國瓷」。
青花瓷,又簡稱青花,經歷了唐青花、宋青花、元青花和明清青花。
青花瓷,無論是一件器皿,或是作一首歌,都是意境深遠的人生寫意和山水潑墨,濃淡相宜。
古色古香的瓷放在手邊,即使不觸,也已覺色香盈袖。

I
原始青花瓷始創於唐代,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,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,清康熙時發展到了巔峰。
而青花瓷真正的大發展是在元帝國時期,所有的陶瓷體系都是各領風騷,但是元青花的出現一統江山,君臨天下。
元青花的出現,確立了青花的霸主地位,確立了景德鎮瓷都的地位,七百年来無法撼動。
元代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,標誌著其製作工藝發展日臻成熟,業界人士將之簡稱為「元青花」。
其瓷白中泛青、其花青翠欲滴,是典雅素靜的「人間瑰寶」。
元青花獨特的藝術價值、日益上漲的經濟價值和流傳甚少的現狀,使其成為古陶瓷界萬人矚目的巨星。
元青花的顏料,以蘇麻離青最為美妙,這是一種極為純正而又個性突出的顏料,用它描繪出的青花瓷器,因有鮮明、大方、瀟灑、立體感強等諸多優點而倍受人喜愛。
蘇麻離青本是產於古波斯一帶獨有的一種礦物質鈷料。(一說是產於今伊拉克的薩馬拉地區;另一說是產於伊朗德黑蘭以南 400 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。)
可惜的是,此料太稀少、太珍貴,從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後便絕跡了,現在,只能看到當時採掘後遺棄的一個個廢洞。
元代至正年間,蘇麻離青輾轉萬里來到中國,其中的艱辛我們難以想像。若非元朝大力開拓疆土,將勢力範圍擴大到古波斯一帶,蘇麻離青根本就不可能被發現,也就沒有所謂的元青花了。
如此珍稀的顏料,自然被當時的生產者及權貴奉為至寶,被專門用於官窯中大小不同的青花瓷器的描繪。其中以大型器物,如大罐、大梅瓶上所表現出的特徵最為亮麗。
由於當時的生產者條件不同,所以,存在著顏料中蘇麻離青料含量或多或少的問題。
即有的器物使用的多,則濃一些;有的器物使用的少,則淡一些;或在蘇麻離青料中混入國產料,或濃或淡,這就是後來造成元青花瓷顏色千姿百態,幾乎沒有兩個一樣的原因。

I
藝術價值
元青花的主色調以藍白為主,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響。因為蒙古人喜歡白和藍,而藍色又是伊斯蘭文化的主色調。
13 世紀初,大批阿拉伯人、波斯人和崇尚伊斯蘭文化的突厥人進入中國,其中有工匠、天文學家和醫學家,他們帶來了西域文化。
元朝建立後,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識分子、商人,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。受西域文化影響的中國工匠,開始將傳統的中國圖案,用青花原料畫在瓷胎上,燒製出賞心悅目的青花瓷,開創了一代中國人審美的先河。
元青花的題材眾多,和其他瓷器多表現飛禽走獸、花卉蟲魚不同,元青花後期有大量繪有戲劇故事的作品問世。
究其原因大體有兩個: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說的影響,二是因為元朝後期,朱元璋長期駐紮景德鎮,他對戰爭和人物題材的偏愛影響到了元青花。
元青花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,它與唐宋年間的陶瓷有著本質性的區別。它使中國陶瓷從素瓷向彩瓷過渡,其豐富的繪畫藝術更賦予了中國陶瓷裝飾性的功用。
元青花價值連城既有上述原因,更重要的是它的自身工藝也達登峰造極的水平。
無論是顏色、畫藝、質量,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。其雄渾矯健的造型、張力十足的紋飾、濃艷深透的青花發色、通體彌漫的雄霸之气,強烈地震撼著每個喜愛元青花的人。

I
存世情況
元青花之所以如此珍貴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存世量極為稀少。
東京出光美術館藏有「昭君出塞」青花罐,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有「尉遲恭救主」青花罐,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有「百花亭」青花罐,英國鐵路基金會有「錦香亭」青花罐。蘇富比 1996 年拍賣的「三顧茅廬」青花罐、「西廂記」青花罐、「細柳營」青花罐,都為私人收藏。
元青花珍品,也大多深藏於距中國萬里之遙的異域深宮。
其中原因在於:元青花在 14 世紀中期及稍後,通過貿易渠道運往西亞、南非、歐洲和東南亞等地,所以,目前全世界的元青花都固定藏於幾處,從來沒有分散過。
第一個是土耳其的托布卡帕皇宮,這批元青花的收藏時間是 1453 年,存世品質極為上乘,一共 40 件,從不公開展出,一直祕藏於皇宮的府庫中。
第二個收藏量較大的是伊朗的阿克比爾寺,共收藏了 32 件。
第三個收藏地是中國江西的高安,在高安的地庫裡藏有 19 件元青花,是 20 世紀 80 年代一次性出土的文物。

I
元青花龍紋象耳盤口 大英博物館
正統的元青花全世界不過 300 件,畫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更為稀缺,全世界不足 10 個,都藏於博物館和私人手中。
而北京故宮、台北「故宮」乃至全國所有的博物館,都沒有一件元青花人物罐,可見其珍罕的程度。
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,以鮮明的視覺效果,給人以簡明的快感,以其大氣豪邁的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,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巔峰,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。
眾所週知,被學界、收藏界公認的元青花完整器全世界僅三四百件,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,估價均過億。
元青花完整器價值不菲,動輒過億,這與其存世量的稀少大有關係。
青花瓷雖早在唐朝就出現了,但品質一般,後經五代、宋遼金到元,因蒙古皇室崇尚藍白這類色彩,青花瓷工藝才獲得脫胎換骨的質變突破。
那時,元青花是皇室御用之物,是贈送外邦的國之重器,在青花瓷上作畫之人,多為那個時代一流的畫師。
元亡後,明清兩代的青花瓷均以巧為美,繁縟造作,喪失了元代畫工的率真寫意,不僅與元代青花瓷的審美迥異,功力也不如前了。
元青花的自身工藝達到登峰造極的水平,無論是顏色、畫藝、質量,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,其雄渾矯健的造型、張力十足的紋飾、濃艷深透的青花發色、通體散發的雄霸之气,強烈震撼著每位元青花愛好者。
希望對藏友有所幫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興趣。少走彎路,關於民間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們都會有疑問和顧慮,但是還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觀事實,實事求是,以誠相待!你的一份認可才是重要的。
徵集項目
WhatsApp+85246400204
LINE+85246400204
Gmail+buic08320@gmail.com
聯繫人:黃生 852+46400204
近現代書畫、古代書畫、當代書畫、油畫雕塑、古董珍玩、紫砂藝術、銅爐佛像、瓷板畫、印章、玉器、錢幣、郵票等


